虽已年近九旬,骆抗先仍然去科室工作、会诊。 粤卫信供图


88岁医生骆抗先成科普网红!奋战乙肝防治第一线

本该含饴弄孙、颐养天年的耄耋老人,却在退休后笔耕不辍,以电脑键盘为医疗科普阵地,将深涩的医学知识,化成了患者、市民能看懂的科普博客,最终成为了网络点击量逾1500万的网红……骆抗先,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感染科的专家、泰斗,88岁依然战斗在医疗健康领域的第一线。昨日,省委宣传部、省文明办和省卫生健康委在广州珠岛会堂联合主办广东省庆祝2019年中国医师节暨骆抗先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。当晚,广州地标广州塔也分四个时段打出了“致敬8·19中国医师节”的标语,向全省近百万医疗职工致敬。


老骥伏枥


三顾茅庐劝乙肝患者戒酒


骆抗先老人退休后热衷科普、热爱医疗事业,医院的同事、住院病患、家属,都早已习惯了这个每个门诊日都形色匆匆的老者。虽已年近九旬,老人亦步亦趋地赶往诊室,只因为一直以来有一个坚守:不能让看病的患者等,所以他宁愿提前半小时赶到诊室等待。


为了让老人有更多的时间从事乙肝防治和科普事业,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特意在两年前成立骆抗先工作室。从事乙肝防治65年的老人有了新的阵地。


工作室张明霞医生表示,工作室很快就开展乙肝防治基层试点,并把第一站放在了粤北山区-清远市阳山县范村内。筛查工作一开始就遇到了巨大阻力,尽管筛查点就设在村里,很多村民还是不愿意来抽血检查。老人带头挨家挨户发宣传单、做解释,说服村民参加筛查,在村干部的带领下,走遍了范村的19个自然村,慢慢地来参加筛查的村民多了起来。


张明霞说:“在筛查中发现一个家庭,父亲和叔叔都患有乙肝,年轻的儿子也是乙肝患者。这小伙子酗酒成性,经常喝得东倒西歪。骆老带着我们3次去他家,劝他戒酒治疗,反复劝说‘乙肝必须尽早治疗,否则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者肝癌……’听着老专家耐心地讲道理,想着一位素不相识的长者,却如此关心自己的健康,小伙子被骆老的真诚打动了,终于答应接受治疗。”


春风化雨


无偿教同事助手学英文


老人对患者好,对学生好,对同事好,用当下的网络流行语描述,那就是个暖男。老人的科研助理何海棠分享了骆抗先老人的不少故事。原来老人还给身边一些不懂英文的同事、助理上过英文课。


“我刚到感染内科时,只有初中文化,想不到骆老让我当他的实验助手”。何海棠回忆道,那时自己的英语水平低,无法独立进行科研工作,更别说阅读文献了,老人就鼓励她自学英语。1992年的一天,骆抗先把科里几个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同事叫到一起:“我每周抽一个晚上给你们上英语课,这样学起来快一些。”


这个老师无偿教、学生免费学的英语班,一办就是两年,直到这六七个学生能够自己阅读英文文献了才算结业。


老人对身边的人春风化雨,对待自己却近乎苛刻,这一切化成了对医学的“痴”。“上世纪90年代初,电脑还远远没有普及到家庭,我们要上网看文献,只能用办公室的电脑。一天半夜,骆老急着查看文献,可走到办公楼门前才发现忘了带大门钥匙,他嫌回去拿耽误时间,情急之下,不顾自己年近70,硬是翻墙进去,黑暗中裤子划了个大口子,腿也受伤流血了。骆老不管不顾,打开电脑就查文献。值班护士发现后大吃一惊,赶快帮他处理伤口。他道声谢又埋头工作了……”何海棠说。


治学严谨


倔老头带出了临床、科研“骆驼队”


在学生们眼中,骆老早已不单单是领域内的权威、泰斗,更是严谨治学、扎实科研的丰碑。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刘志华教授,是老人20年前的博士生。


“骆老对研究生的要求是必须完成高质量的科研工作和论文,否则不能毕业。”刘志华回忆道,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,他的课题是研究一种新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序列,反复调整实验条件,重复了上百次实验,还是测不通,做学生的觉得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,可以到此为止了。骆老知道后,不同意。他参与分析原因,查阅文献,咨询专家,甚至让学生带上标本,飞到北京、上海去找测序专家。凭着这股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劲头,终于获得了病毒的全基因序列,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,并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。


“我们这些弟子喜欢自称是‘骆驼队’,因为老师不但姓骆,他身上还有一种坚韧不拔、吃苦耐劳的骆驼精神”。老人在乙肝防治领域奋斗了半个多世纪,至今仍然战斗在临床一线。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工作,老师养成了凌晨2点钟起床工作的习惯。数十年如一日,他每天挑灯夜战,阅读文献,写博客,编书。今天,老师已经88岁高龄,每天工作学习都超过10小时。


“骆驼队”的学生们从老师长期的言传身教中找到了答案,这个答案就源自老师心中多年的梦想——“没有乙肝的未来”。


采写:南都记者 王道斌


声明:
不要轻信任何医疗广告或新闻报道式广告!
请勿轻信素未谋面的网络医生!
本站所刊载的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代表医生的诊断和治疗,请勿直接对照治疗而延误病情!
因个人主职工作时间不宽裕,网站未来仅保持不定期更新。